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

助焊剂/松香水/镀锡水

无卤助焊剂

无铅助焊剂

有铅助焊剂

清洗剂/洗板水

线路板清洗剂(洗板水)

塑胶专用清洗剂

五金专用清洗剂

机械设备清洗剂

抹机水/去渍油

绝缘油漆,凡立水,三防漆

自干凡立水

绝缘油漆

烘干凡立水

稀释剂

助焊剂稀释剂

胶水稀释剂

绝缘油漆稀释剂

凡立水稀释剤

锡渣还原粉

锡渣还原粉

特种油脂

润滑油

润滑脂

阻力油/阻尼脂

散热膏

热熔胶,封箱胶

电子固定热熔胶条

塑胶密封热熔胶条

UL热熔胶条

封箱胶

自干胶水

化工原料

工业酒精

脂类

笨类

锡膏

锡膏

三防漆

三防漆

红胶

红胶

硅胶

硅胶

导热膏

导热

资料文章QUALITY MANAGEMENT

爱立本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资料文章

发展史
发布时间:2015-11-30

 1941年,美国在滑石上漆上铜膏作配线,以制作近接信管。

1943年,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。
1947年,环氧树脂开始用作制造基板。同时NBS开始研究以印刷电路技术形成线圈、电容器、电阻器等制造技术。
1948年,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。
自20世纪50年代起,发热量较低的晶体管大量取代了真空管的地位,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。而当时以蚀刻箔膜技术为主流[1]。
1950年,日本使用玻璃基板上以银漆作配线;和以酚醛树脂制的纸质酚醛基板(CCL)上以铜箔作配线。[1]
1951年,聚酰亚胺的出现,使树脂的耐热性再进一步,也制造了聚酰亚胺基板。[1]
1953年,Motorola开发出电镀贯穿孔法的双面板。这方法也应用到后期的多层电路板上。[1]
印刷电路板广泛被使用10年后的60年代,其技术也日益成熟。而自从Motorola的双面板面世,多层印刷电路板开始出现,使配线与基板面积之比更为提高。
1960年,V. Dahlgreen以印有电路的金属箔膜贴在热可塑性的塑胶中,造出软性印刷电路板。[1]
1961年,美国的Hazeltine Corporation参考了电镀贯穿孔法,制作出多层板。[1]
1967年,发表了增层法之一的“Plated-up technology”。[1][3]
1969年,FD-R以聚酰亚胺制造了软性印刷电路板。[1]
1979年,Pactel发表了增层法之一的“Pactel法”。[1]
1984年,NTT开发了薄膜回路的“Copper Polyimide法”。[1]
1988年,西门子公司开发了Microwiring Substrate的增层印刷电路板。[1]
1990年,IBM开发了“表面增层线路”(Surface Laminar Circuit,SLC)的增层印刷电路板。[1]
1995年,松下电器开发了ALIVH的增层印刷电路板。[1]
1996年,东芝开发了B2it的增层印刷电路板。[1]

上一篇:PCBA实用化

下一篇:PCBA实用化

更多 爱立本产品推荐